李迅雷:建议多发国债,每年发5万亿,十年可发50万亿
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李迅雷建网易财经、议多亿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发国发万七台河市某某超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2024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于7月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的年发年主题是《智造聚力 质焕新生》。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主题演讲“2024年投资者如何寻找优质资产”中表示,李迅雷建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两个问题,议多亿一个是发国发万结构性问题,一个是年发年周期问题,在大类资产配置方面,李迅雷建投资者应该从结构性变化和周期性变化两个维度看待市场可能出现的议多亿风险和可能存在的机会。
李迅雷表示,发国发万七台河市某某超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我们面临的年发年供需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比较明显,这也是李迅雷建经济增速出现回落的主要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表达,议多亿目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而有效需求不足,发国发万包括有效消费需求和有效投资需求都不足。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从2004年,即二十年前的8%,现在提高到了31%,但我们人口占全球17.6%,消费只占全球13%,这个缺口还是存在的。
李迅雷进一步分析称,中国经济的另一个问题是2021年以后出现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周期下行的问题。房地产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上升期,上升期如果结束了,它理论上应该是一个下行阶段。李迅雷建议用租售比来判断目前房价水平,从目前来看,租售比明显还是偏低,如果认为20倍市盈率是合理的话,现在房地产市盈率大概在50倍左右。所以房地产恐怕调整时间会比较长,我们应对房地产周期下行,还是需要加大政策刺激的力度。
此外,李迅雷认为,房价下行会带来一系列变化,这就是经济收缩的乘数效应。而成熟乘数效应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的,一片一片倒下去,比如红木家具、珠宝玉器等具有金融属性消费品的下跌。
那么,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如何配置资产、寻找优质资产?李迅雷提到他在2018年发表的文章《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即总体资本市场资产已经过剩,但是核心资产还是短缺,所以要买自己买不到的东西。他表示,不应该只把股市当做当作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应该要把楼市、股市、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甚至汇率,把外汇市场构成组合资产,在这里面选择一个最佳的。
李迅雷表示,资产荒的背后实际是高股息率的资产荒,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不太好,按市值大小排序,后95%股票的中位数都在下跌,只有市值前5%股票是上涨的,把新股剔除的话,下跌中位数的下跌幅度是负-23%。大势股票在涨是因为以央企为主的上市公司分红比例高,所以,在风险偏好下降情况下,出现非常奇特的资产荒现象,大家不愿意持有风险比较高的资产。
目前不应该只把股市当做资产配置的主要工具,应该要把楼市、股市、债券市场、大宗商品甚至汇率放在一起,构成组合资产,然后再选择一个表现最好的。
他认为,在全球经济的动荡背景下,黄金可以作为一个保值和必选工具。他建议配置低风险资产,但如果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基础上偏宽松,一旦市场风险偏好上去的话,对于下跌过多的高风险资产,高成长型资产还是可以适度配置。另外,IPO放缓后并购重组借壳上市案例会增加,这也是可以考虑的方面,包括人口老龄化,总体来看还是有一些机会。

(责任编辑:知识)
-
当地时间10月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发文称,基于哈马斯刚刚发表的声明,他相信对方已准备好实现持久和平。 特朗普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轰炸,以便安全快速地营救人质,并表示目 ...[详细]
-
【观点摘要】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不仅保持了经济“量”的稳定性,还适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趋势和成效愈发显著。除了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战略新兴产业也 ...[详细]
-
运到市场里、选进菜篮子、沾上烟火气,一棵生菜就完成了从植物工厂到消费者餐桌的“旅行”。走在超市菜场,会发现越来越多的果蔬品质上佳,还能够四季供应。这背后,离不开设施农业的飞速发展,让家里的菜篮子更 ...[详细]
-
劳动创造幸福,奋斗开创未来。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蓝图徐徐展开,为美丽乡村全面振兴插上“数字翅膀”。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 ...[详细]
-
△梅德韦杰夫资料图) 当地时间10月6日,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发布消息称,该党主席、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将率团带领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团访问朝鲜,参加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总台记者 王 ...[详细]
-
去江西婺源看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去福建平潭看“蓝眼泪”海洋奇景,在西南边陲打卡“中国最大乡村图书馆”……“五一”假期,县域市场成为假期旅游新选择,小城市撬动“大市场”,县域旅游为“假日经济”带来新增量, ...[详细]
-
山东肥城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
4月30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肥城国际首套3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并网发电一次成功。该电站采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由中储国能北京) ...[详细]
-
世界首例自体再生胰岛移植成功,25年糖尿病病史患者被治愈2024-05-07 14:52:02 来源:澎湃新闻 ...[详细]
-
Neuralink迎来科学检验时刻 首次将人体试验数据提交同行评审
《科创板日报》10月5日讯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向同行评审期刊提交了其首项人体研究数据,向科学透明度迈出了重要一步。据媒体10月5日消息,Neuralink临床试验基地巴罗神经学研究 ...[详细]
-
热热闹闹的线粒体大厂中,线粒体基因细胞色素b(CYTB)兄弟的一项全新能力,已被我国科学家解锁出来。5月3日,国际期刊《细胞-代谢》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课题组的该项研究成果。 ...[详细]